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
尊敬的马跃代表:
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您提出的“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,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”,对我市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,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吸纳落实。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:
近年来,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科技系统认真落实国家和省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,围绕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不断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创新工作。
一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情况
(一)围绕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发展科技型企业
聚焦我市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“5+1”主导产业发展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。一是抓企业研发投入。实施“两清零”行动,全市120家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和18家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均已实现清零,2022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26.9亿元,同比增长12.1%;研发投入强度1.34%,较上年度提升0.09个百分点,均居全省第11。二是抓科技型企业培育。制定高企“倍增”计划,2023年全市认定高企291家,新增高企180家,总数达669家,全省第9,增速36.8%,全省第1,实现连续四年30%以上增速。2024年,第一批向省推荐221家企业申报高企;实施科小“倍增”计划,科小评价入库数创新高,2023年,全市评价入库科小1278家,全省第5,增速129.44%,全省第1。
(二)围绕创新成果转化,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
一是举办成果转化活动。2023年举办“双创汇”活动2场,2024年举办安徽“双创汇”·走进裕安暨长三角高校成果转化等活动3场。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(安徽)科交会,共征集技术需求64项、参展项目83项、签约项目43项,签约金额9.16亿元。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场博彩公司场建设,开展技术要素对接服务64次,挖掘企业技术需求42项,推送科技型企业投资项目13个、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项目33个。二是促成产学研合作。截至2023年,我市48项企业技术需求成功对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、合工大等高校院所,部分项目已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。摸排上海—六安对口科技合作创新入库项目12项。其中,明天氢能与同济大学合作“燃料电池系统控制与集成技术研发”项目,获得上海财政资金80万元立项支持。
(三)强化科技人才支撑,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
一是创新人才招引模式。通过“人才团队+科技成果+政府参股+股权激励”模式,招引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家,省、市、县(区)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方式共投入财政扶持资金9400万元,团队所携带的项目均已实现产业化。二是积极招引高层次人才。组织实施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10个,其中国家级3项,全市外国专家达32名,4名外国专家获省人才计划项目支持,1人被省政府授予第十五届“安徽省黄山友谊奖。2家院士工作站在省级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,柔性引进院士及团队80余人。
(四)强化财政资金支撑,大力实施高科技项目
一是加大科技项目投入。2021年到2023年市县(区)共安排财政资金22605.73万元用于直接奖补“揭榜挂帅”、“自然科学基金”等科技研发企业(单位)、个人及重点科技项目。截至目前,市政府投资基金直投项目5个,投资金额10.86亿元。出资10.36亿元设立市场化子基金17支,到位规模62.3亿元,累计投资我市项目52家次、金额13.55亿元。同时,出台《博彩平台排名促进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六政办秘〔2022〕34号),建立风险补偿机制,鼓励私募基金支持科技企业发展。二是整合科技项目经费。2023年,会同发改等部门联合出台《市级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》,将原先分散在经信、农业农村、发改等部门的科技类专项资金整合归并为工业科技类产业扶持资金,在使用方式上分为落实上级考核或配套、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和对县区激励三个方面,更多采用股权投资、政府担保等市场化方式支持科技产业发展。
二、下步工作打算
目前,我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,但企业在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,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够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,高层次人才招引难,创新平台数量不多、对产业链整体带动性不佳等问题。下一步,我市将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1、突出项目拉动,支持重点科技企业。一是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关键技术攻关。常态化征集凝练企业技术难题并清单推进;支持明天氢能等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攻关“解卡”行动,培育新质生产力;实施企业研发项目备案制度,引导企业做好研发活动全流程管理,推动规上企业无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动态“清零”,提升研发创新能力,促进企业技术创新。二是强化科技型企业阶梯式培育。持续实施科小和高企“双倍增”计划,推动科小、高企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发展,壮大创新主体。
2、突出资金引导,建立风险补偿机制。加大创新投入,进一步提升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和增速。持续广泛征求科技方面项目需求,聚焦重点项目、优秀项目,深入谋划、充分论证,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,给与企业更多的支持。一是认真落实市政策措施。进一步落实《博彩公司促进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六政办秘〔2022〕34号),建立风险补偿机制,鼓励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。同时,鼓励市产业基金继续围绕我市优质企业,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发展。二是积极争取省政策支持。加强与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对接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,不断做大基金规模,服务优质科技企业。积极推进在我市设立安徽省种子基金二期子基金,目前,由金安区牵头申报,已完成种子基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名称登记。鼓励产业基金继续围绕我市优质企业,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发展
3、突出人才支撑,助力企业加快发展。一是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。围绕我市重点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,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,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招引优秀博士后开展科研,助推企业技术发展。二是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。提升安徽科技大市场博彩平台排名场服务效能,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。加快六安院、安大六安科技分园平台建设,动态更新上海-六安科创项目库,推进与上海协同创新合作。积极为省内外高新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合作牵线搭桥,鼓励龙头企业争创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,解决产业细分领域企业急需的公共研发设备、共性技术难题,增强科技创新平台质效。
最后,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,祝您工作愉快、身体健康!
特此回复
博彩平台排名
2024年6月19日